端午未至,粽葉飄香。每年端午前夕,淮海農場各條灌溉溝渠兩岸便長滿了層層疊疊的蘆葦,翠綠的葉片在輕輕搖曳,今年也不例外。
婆婆的老家在三分場14大隊,那里的河岸邊,蘆葦更是繁多。每到此時,她總會騎車去分場采摘粽葉。這些野生粽葉自然生長,沒有污染,用它們包出的粽子,清香四溢,軟糯香甜。而她不辭辛苦,只為讓心愛的孫女吃上最可口的粽子。
周末,客廳里滿是婆婆忙碌的痕跡。新鮮采摘的粽葉堆成小山,包粽子的食材整齊擺放。只見婆婆坐在小凳上,手持一根金色粽針,動作嫻熟利落。
婆婆的手藝精湛,包粽子的花樣繁多,粽葉在她手中不斷擺動彎折,轉眼間,一個個三角形,斧頭形,還有白繩捆綁形的粽子便錯落有致地碼放在盆中。
因為大孫女獨愛白米粽子,小孫女則喜歡甜粽子,所以婆婆準備了豐富多樣的餡料:紅豆花生、蜜棗葡萄干……充分滿足了孩子們的味蕾。
傍晚,孩子們從學校歸來,一看到滿桌的包粽材料,立刻來了興致,吵著要和奶奶一起包粽子。
婆婆輕輕點頭回應著孩子們的期待與歡喜,溫柔地指導著兩個孩子將喜愛的餡料填入粽葉,細心地教導她們穿針的技巧。大手握著小手,大粽子挨著小粽子,粽葉間的愛意越裹越濃。
等待粽子煮熟的時間里,奶奶坐在孩子們中間,講述著端午節的由來,以及農場每年端午節舉辦的各類活動。孩子們托著腮,聽得入神。不時還發出感慨,并分享自己在學校學到的屈原、秋瑾等名人故事。
不一會兒,廚房里飄出陣陣濃郁的粽香。孩子們迫不及待地剝開粽葉,粽香撲面而來,糯米餡晶瑩剔透。
為了讓粽子更加美味,婆婆還貼心地準備了白糖。蘸上白糖,咬一口軟糯的粽子,滿滿的都是幸福感。
機靈的小孫女一邊大口吃著粽子,一邊奶聲奶氣地說:“愛國寶寶要多吃幾個粽子!”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奶奶看著孩子們滿足的模樣,眼角的皺紋里都盛滿了欣慰。
這一枚小小的粽子,包裹著婆婆對這個家深深的眷戀與疼愛。
感謝家庭里有這樣一位溫暖的長輩,讓我們每年端午都能品嘗到這份充滿愛意的美味。
愿親情與關愛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