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asccm"></strike>
  • <ul id="asccm"></ul>
  • <fieldset id="asccm"><table id="asccm"></table></fieldset>
  • <ul id="asccm"></ul>
    <fieldset id="asccm"></fieldset>
    <fieldset id="asccm"><menu id="asccm"></menu></fieldset>
  • 咨詢熱線:

    0515-82544708

    精神文明

    ——

    當前位置:首頁 精神文明 職工生活
    端午節里話粽香
    日期:2025-06-03瀏覽:71編輯:淮海農場作者:陸軍總字數:1461

      端午節一邊吃著粽子,一邊看著群內相關端午的話題,不免讓我想起兒時的夏日,拿著一小把繩子,跟著姐姐和表姐表弟們一起,來到十四丈(地名)去打粽葉的情景這些記憶猶如陳年的老酒,歷久彌香。

      因為淮海農場是1952年才從荒灘堿地開發起來的農場,在70年代初,這些新挖的縱橫溝渠,蘆葦長得不是很好,而在一分場三連轄區范圍內的十四丈,是農場用土地與農村置換而來,所以也保持著農村原有的地理風貌,垛是垛、塘是塘,這里的蘆葦長得茂盛,尤其是那粽葉,長得是又長又寬,是我們每年光顧打粽葉的最好場地。

      清晨的蘆葦塘灘地,氤氳著薄霧,仿佛一幅水墨畫卷。那蘆葦足有一人多高,擠擠挨挨,葉片細長碧綠,在微風中沙沙作響。因為父母要掙工分,沒有時間去打粽葉,所以打粽葉的任務就交給我們。因為我個子矮,夠不著那些寬闊的蘆葉,于是我負責下塘邊去拉蘆葦,姐姐個子高,站在埂邊拽被我拉過來的那些寬大的蘆葉。

      打粽葉雖看似簡單,其實也是個技術活,要挑選寬大、完整的葉片,也要注意沒有蟲蛀和被蚜蟲污染了的葉子。姐姐在一邊挑選,一邊教我:一根蘆葦上只能打兩三張葉片,留下的好讓它再長大一些,留給后來的人采摘。粽葉要選老一些的葉片,這樣包出來的粽子才有嚼勁,煮的時候也不容易破。”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眼睛卻被蘆葦蕩上方那些悅耳的鳥鳴聲所吸引。

      我小心地在塘邊前行,防止不小心踩上蛇或尖銳的蘆根。突然,前方3根蘆葦上的一個鳥窩引起了我的注意,興趣盎然地走上前去,拉著蘆葦傾斜下來一看幾只肉樸樸身上還沒有長毛的小鳥張著黃色的嘴,仿佛在等我喂食。這在想起,原來蘆葦蕩的上方的鳥兒在擔心它們的孩子,所以才發出尖銳的叫聲。我看著這些鳥兒,眼里滿是愛,輕輕地放開蘆葦,讓鳥窩回復到自然的狀態。隨后,我又遇見了幾個鳥窩,里面不是小鳥,就是鳥蛋。在鳥鳴聲中,我告訴同伴不要碰這些鳥兒還有鳥蛋,它們的父母在上方盯著我們看呢

      等手抓不下蘆葉時,我就把蘆葉卷起來往斜掛在身上的繩子上一串一扣,解放出來的小手又可以去采摘蘆葉,如此往復,待身上掛滿了幾串沉甸甸的粽葉時,我們采摘粽葉的任務就大功告成了。

      回到家中,母親就葉放入大鍋中,添上水,用柴火慢慢煮。剩余的蘆葉就分發給外婆和舅舅、姨娘等一部分。煮好的粽葉母親就把它們放在大盆中涼水中浸泡,母親說,這樣才能保持粽葉的柔軟,便于包粽子。

      包粽子歷來是母親的拿手絕活。她將浸泡好的糯米撈出,瀝干水分,加入棗、紅豆拌勻。隨后,出兩三片粽葉,卷成漏斗狀,放入糯米餡料,再將粽葉折起,包裹嚴實,最后用藺草捆扎結實。一般母親包裹的粽子很大,不及那些無錫知青包得小樣樣的袖珍粽子好看。即便是這樣,母親也會學著給我們包裹一些好讓我們在外邊與小伙伴比試的“背包粽”“三角粽”等樣式。當然,我們也會學著母親包粽子的手法來包粽子,只是包得粽子太松或歪歪扭扭而作罷。

      包好的粽子被母親一一放進鍋中,用大火燒開,然后再小火慢煮。

      等待的時光總是漫長,不知過了多久,粽子的香氣撲鼻而來,整個屋子都被籠罩在這濃郁的香中。等得到母親的同意后,我迫不及待地拽起一個粽子,兩手輪換般地剝開一個,雖然知道此時熱氣騰騰的粽子燙嘴,但也被美味的誘惑,忍不住咬上一口,軟糯香甜在舌尖散開,讓人回味無窮。

      如今在端午節這天吃著粽子,卻再也吃不出當年的味道。那片蘆葦蕩,那彌漫著粽香的老屋和母親包裹粽子的鏡頭,都已成為記憶深處最溫暖的回憶。每當端午節來臨,總會想起70年代那個夏日,在蘆葦蕩打粽葉、包粽子的點點滴滴,那是歲月饋贈的珍貴禮物,是永遠無法割舍的鄉愁。

    網絡舉報電話:0515-82544790 江蘇省淮海農場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蘇ICP備2023015598號  蘇公網安備32092402000254號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