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彭嗜酒,爱之如命。一日三餐,不可不饮。一餐不饮,了无精神;饮酒微醺,精神倍增。用他的话说:“宁可食无肉,不可餐无酒。”
同事家但凡红白喜事,老彭必欣然前往。
待亲朋坐定,酒菜上席,老彭喜上眉梢,必主动端杯邀酒。
“来,酌一杯!”
“快,倒一杯!”
“补一杯!”
“斟一杯!”
“满一杯!”
“抹一杯”
“漫一杯!”
“上一杯!”
“筛一杯!”
“煨一杯!”
“滴一杯!”
“压一杯!”
……
老彭讨酒,辞令颇丰。老彭劝酒,从不重词。
“来,请一个。”喝了。
“来,碰一杯。”再喝。
“来,干一个。”又喝了。
三杯下肚,老彭神情激动起来。
“走一个。”喝了。
“闷一杯。”喝了。
“扣一杯。”喝了。
“抡一杯”喝了。
“撞一杯”喝了。
“吞一杯”喝了。
“饮一杯”喝了。
“啜一杯”喝了。
“拱一杯”喝了。
“吸一杯”喝了。
“舔一杯”也喝了。
“抿一口”还是喝了。
……
几巡下来,老彭早已手舞足蹈,已是微醺。
老彭酒量并不大,也就半斤的量。微醺的老彭,兴致正浓——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来,挨一杯!”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来,铲一杯啥!”
“‘今夕少愉乐,起坐开清尊。’来,乐一个!”
“‘劝君一醆君莫辞,劝君两醆君莫疑,劝君三醆君始知。面上今日老昨日,心中醉时胜醒时。’来,醒一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来,吹一杯!”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来,对一杯!”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来,捉一杯!”
“‘劝君——更——尽,一杯——酒……’酒!来,进…进一杯!”
……
老彭面若关公,大醉。
“喝,看谁……还能喝!”老彭摸索着宽衣解带,挥舞着双臂,谁还敢跟他喝?
见没人应战,老彭手拍胸脯,放声大喊:“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然后趴在桌子上,一动不动了。
冠亚体育下载, 有一次酒酣,我和同事把老彭扶回宿舍,放到床上睡觉。等我们打牌散场后再去看他,他上衣解了一半,袒露着半个肩膀。皮带头耷拉在裤子上,没能解开。裤子拉链半开着,床上湿了一大片,酒精混合着尿骚,熏得人连连捂鼻……
尽管嗜酒令老彭出尽洋相,但丝毫不影响他对酒的一往情深。
放假的时候,老彭的老婆炒几样小菜,切一盘肥肉,温一壶烧酒,老彭便“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自酌自饮索然无味,老彭自有妙方。他先将酒壶置于自己对面,给自己斟满一杯酒后,端起酒杯跟对面的酒壶一碰:“兄弟,干一个!”
再斟酒,又一碰,“老伙计,来一杯!”
接着又斟,再一碰,“乖乖,弄一个!”
……
酒至半酣,老婆劝老彭别喝了,哪里还劝得住。
喝淡酒的时候,老彭喜上眉梢。 老彭索性用绳子将酒壶悬于桌子上方,用手将酒壶推到对面:“不喝了!”一松手,酒壶迎面撞过来。老彭一手抓住酒壶,一手指指点点,对酒壶说:“你还要喝?真要喝?谁怕谁啊!来,再喝!”斟上一杯酒,喝完。
顺手又将酒壶推走,松手,酒壶又至。
“你,你不要命啊!还喝?嘿嘿,喝!谁不喝谁是‘王八蛋’!”又喝……
如此数巡,直到趴在桌子上起不来为止。
老彭爱酒,也爱吟诗。讲课每到兴奋处,常常醉意朦胧,舞之蹈之,吟诗诵赋,倒也博得学生阵阵欢笑。对他而言,可谓“百事尽除去,唯余酒与诗”。
二十年后,又遇老彭。老彭年方六十,已是老态龙钟,反应很是迟钝。不知是酒精的伤害,还是岁月的摧残。
问他:“还喝酒吗?”
提到酒,方见老彭眼中又现生机:“早上二两半,中午三两三,晚上就壶干。”
我们用来感知自己存在的,不过是当下的二三件事,岁月一走过,转眼如云烟,化为无形。而这些消散的往事可以下酒,酒后历历于眼前,甘酸苦涩都化作这三杯两盏。一人独酌,有朋自远方来,当以往事下酒。
战场上的司令指挥千军万马,酒席上的司令统管小盅大碗。战场上的司令神农架山里人只听说过没见过,酒席上的司令城里人不但没见过也没听说过,只有神农架才有这种“军衔”,…
喝酒的境界,呼朋引伴、杯盘狼籍是下乘的喝法;和三五好友天南地北、共话西窗是中乘的喝法;一个人独斟自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是上乘的喝法。
战场上的司令指挥千军万马,酒席上的司令统管小盅大碗。战场上的司令神农架山里人只听说过没见过,酒席上的司令城里人不但没见过也没听说过,只有神农架才有这种“军衔”,山里人管他叫“酒司令”!
再高一级,便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喝法”的喝法。譬如,春天对一园繁花、满城风柳细饮温润的黄酒;夏天在满城繁华的闹市中痛饮啤酒;秋日薄暮,用菊花煮竹叶青,人与海棠具醉;冬日暖阳融雪,则可温一壶夏天酿的青梅酒。这种种,就到了无物不可下酒的境界。
提起酒司令还得先从神农架民风民俗说起,神农架由于山高地寒,山民常年以酒暖身,久而久之人们喝出海量。男女老少相聚一起,喝起酒来视酒如水,仰起脖子“咕咚咕咚”大杯小碗一饮而尽。
当然,风花雪月、诗词歌赋最可下酒。 喝淡酒的时候,宜读李清照,最好秋天再喝,细品“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喝甜酒时,宜读柳永,读到“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不至于太苦;喝烈酒则大歌东坡词,关西大汉、铜琵琶、铁棹板唱“大江东去”如何能不饮烈酒。其他如辛弃疾,应饮高梁小口;读放翁,应大口喝大曲;读李后主,要用马祖老酒煮姜汁到出怨苦味时最好;至于陶渊明、李太白则浓淡皆宜,狂饮细品皆可。
几碗下肚,借着酒劲,围着火垅,天南地北,山里山外,山精树怪,奇闻轶事,粗喉咙,高嗓门一个劲儿地“海吹”!吹一通喝一碗,喝一碗吹一通。长的短的、荤的素的、说的笑的、唱的跳的、喊的叫的、打的闹的……直到一个个喝得“瘫条”为止!以上说的是神农架山民平时相聚在一起喝酒的热闹场面。如果,村落邻里有红白喜事或来贵客,少不了摆宴酬宾,当地人称之为“酒席”,常言道“酒席、酒席,无酒不成席”,既然称酒席那就得以酒为主,酒席八人一桌(四方桌),贵客或长辈必坐上席,主人还得请一位陪客与上席客人同一条板凳而坐。酒席上主人有礼有节,十分注重礼仪。
本文由冠亚体育下载-冠亚体育网址『官网』发布于文学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喝淡酒的时候,老彭喜上眉梢
关键词: